亚洲bet356体育2023年度
基层教学活动简报
(第3期)
亚洲bet356体育本科教务办公室 2023年7月
★教学活动情况
本学期开学以来,我院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基层教学活动,促进了学术交流,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青年教师的能力也得到了极大锻炼,各系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情况如下:
亚洲bet356体育基层教学活动一览(截至2023年7月)
系别 |
开展活动 |
行政管理系 |
1.我院行政管理系本科生在第七届“求是杯”全国公共管理案例大赛获得佳绩 2.卓越大讲堂(第30期)|我院成功举办清华大学王亚华教授学术讲座 3.行政管理系2023届本科生学位论文答辩会成功举行 4.行政管理系2023届本科毕业论文预答辩工作顺利举行 |
土地资源与房地产管理系 |
1.我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在第三届“中国政治学本科生学术研讨会”喜获佳绩 2.我院土地资源管理系研究生和本科生在“林增杰土地科学发展基金第六届优秀学术论文征集评选”活动中共获佳绩 3.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023届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圆满完成 |
劳动与社会保障系 |
1.我院“挑战杯”省级竞赛团队与成都市民政局交流座谈会顺利举行 2.我院学子第十七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载誉而归 3.卓越大讲堂(第28期)| 劳动与社会保障系成功举办上海师范大学郝勇教授学术讲座 4.卓越大讲堂(第29期) | 劳动与社会保障系成功举办南京大学童星教授学术讲座 5.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和教工第五党支部共同举办“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活动 6.激发思辨,展现风采:《劳动经济学》课程辩论赛成功举行 7.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23届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会顺利举行 |
社会学与心理学系 |
1.胡荣教授应邀为我院学子做“我的社会单位理论” 学术报告 2.我院2022级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心理学》课程实践教学在武侯青年之家顺利开展 3.社会学与心理学系“教师发展与本科教学”交流会顺利举行 4.2022级本科社会工作专业开展“黑暗中对话”课程实践 |
信息资源管理系 |
1.我院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在“慧源共享”全国高校开放数据创新研究大赛中喜获佳绩 2.书山有路,天府新视野——《信息资源建设》课程实践教学在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成功开展 |
秘书档案学系 |
1.我院档案学专业本科生团队喜获“世界记忆•中国文献遗产创意竞赛”二等奖 2.2023届档案学专业本科生学位论文答辩会顺利完成 3.秘书档案学系《文献保护学》课程实践活动在成都市档案馆顺利开展 |
各系开展的代表性活动如下:
1.行政管理系
1.1
我院行政管理系本科生在第七届“求是杯”全国公共管理案例大赛获得佳绩
第七届“求是杯”全国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于6月1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汇贤大厦举行。本次大赛共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的517支本科生队伍报名参赛。经过初赛(初审和复审)、复赛、决赛的激烈角逐,最终决出了一等奖队伍1支、二等奖队伍3支、三等奖队伍4支、优胜奖队伍8支。在此届大赛中,我院本科生表现出色,共有2支队伍晋级复赛(共16支),最终斩获二等奖一个和优秀奖一个。
由我院行政管理系衡霞教授担任指导老师,2020级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夏凡、冯城妮、刘春雨、林云鹏和2020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韦雅琳等五位同学组成“春夏逢雅云队”,完成了高质量的案例分析报告《村村与共,治理见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反哺乡村治理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以成都市简阳市“飞地抱团”为例》,在激烈竞争中进入初赛(包含初赛初审和初赛复审)、复赛和决赛环节后,荣获二等奖,充分展示了我院学子“公成天下,管法自然”的浓厚情怀与扎实的学科素养。
由我院行政管理系刘锐副教授担任指导老师,2020级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贾子涵、李泽芳、王思瑶、闫玉娇和2020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韩佳钰等五位同学组成“春华秋实队”,完成了《莫道桑榆晚:合作生产视角下农村互助养老的自组织路径研究——以四川省仪陇县W农村社区为例》的案例分析报告,通过初赛初审、初赛复审,在复赛中取得优秀成绩,荣获优胜奖。
此次比赛成果,是我院学科建设和学生培养丰硕成果的生动体现,对于激励我院学子不断追求卓越、提升专业素养、建设国家一流专业具有重要作用。本次大赛充分展现了我院学生强烈的公共精神、敏锐的社会问题洞察力、扎实的理论素养与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们运用公共管理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学科素养,向全国公共管理本科生充分展现川大公管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与扎实的学术功底。
1.2
卓越大讲堂(第30期)|我院成功举办清华大学王亚华教授学术讲座
6月7日,清华大学亚洲bet356体育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王亚华教授应邀到访我院,在萃文楼205室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公共事物治理的集体行动理论”的精彩讲座。亚洲bet356体育教授委员会主任姜晓萍教授、刘磊教授、雷尚清副教授、庞祯敬副研究员以及百余名本硕博同学参加了讲座。由行政管理系主任范逢春教授担任主持。
王亚华教授以“什么是公共事物(Commons)”为引,主要从公共事物治理新兴学科方向、公共事物治理的集体行动理论、集体行动理论的本土化进展三个方面进行学术分享。他认为公共事物治理在国际上已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学科领域,集体行动3.0阶段的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本质上是一种诊断思维系统,并聚焦中国农村集体行动,分享了本土化研究的三个重要成果。
在交流问答环节,师生就差序格局下如何进行中国农村集体行动制度建构、如何利用多层嵌套制度分析理解中国治理困境等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和探讨,与会者受益匪浅。
姜晓萍教授对王亚华教授的学术分享致以诚挚的感谢,并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勉励同学们潜心读书、踏实研究、厚积薄发。
1.3
行政管理系2023届本科生学位论文答辩会成功举行
5月13日上午,行政管理系2023届本科生学位论文答辩会在望江校区第二教学楼成功举行。本次答辩会分为四个会场,在101、102、104、105四个教室同时举行。范逢春老师、李晓梅老师、郭金云老师、刘磊老师等17位老师担任答辩评委,2023届行政管理系全体98位同学参与了答辩会。
答辩会采用学生陈述和评委点评的形式进行。答辩开始前,各答辩组长老师分别就答辩流程与注意事项向大家进行说明。答辩过程中,同学们依次就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思路、理论模型、研究结论等内容进行汇报,各评委老师对论文进行了细致审阅,针对论文的内容设计、格式规范、结论呈现等内容进行了针对性的点评。同学们认真记录了老师提出的各项问题,并根据自身研究实际对问题进行了回应。
在每组答辩结束后,评委老师综合各位同学的论文水平、报告讲解、问题回答等方面,并经过多方讨论对每位同学的答辩成绩进行了评分。各答辩组老师认为我系2023届本科生学位论文整体符合我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标准,并叮嘱同学们结合评委老师意见对毕业论文持续进行完善,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并不断追求卓越。
行政管理系历来十分重视本科生培养工作。本次毕业论文答辩会是我系把关论文水平、规范论文写作、提升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认真严肃的答辩会为同学们最终优化毕业论文内容并完成学业提供了保障。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顺利毕业,从川大行管走向更加精彩纷呈的舞台。在未来,行政管理系也将进一步强化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把控,持续推动我系本科生培养与一流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佳绩。
1.4
行政管理系2023届本科毕业论文预答辩工作顺利举行
为切实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持续推进“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行政管理系于4月27日晚在望江校区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开展了2023届本科生毕业论文预答辩工作。此次预答辩在干训基地一号演播厅、206、208、303四个教室同时进行,行政管理系范逢春、李晓梅、衡霞、王敬尧、郭金云等19位老师担任评委专家,2023届行政管理系98位本科生全体参会。
预答辩开始前,李晓梅老师首先对毕业实习的材料提交与成绩评定进行了详细说明,对毕业论文的配套材料整理与进度安排等事宜进行了系统介绍,并特别强调了毕业论文的标准化工作,鼓励同学们借助预答辩的契机持续强化毕业论文的质量建设与规范性。
在论文分组评审环节,评委老师以一对一的方式对毕业论文进行了详细查阅,在论文结构严谨性、研究规范性、分析科学性与格式细节等方面给予同学们以细致耐心的指导,并提出了个性化与建设性修改意见。同学们认真聆听了评委专家的意见,并做出了详细的记录,与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下一步会严格按照老师意见查漏补缺。
预答辩是检查毕业论文进展情况和提供论文写作专业指导的重要环节,也是我系历年来强化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建设的核心窗口与平台。此次我系预答辩工作顺利举行,老师们充分了解了本科论文的撰写进度与质量,也为同学们毕业论文的优化提升指明了具体方向,对于确保我系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收官具有重要意义。
2.土地资源与房地产管理系
2.1
我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在第三届“中国政治学本科生学术研讨会”喜获佳绩
6月9日—6月11日,“第三届中国政治学本科生学术研讨会”在华南师范大学召开。我院2020级土地资源管理本科生张健勇同学撰写的论文《可持续生计视角下宅基地退出的农户意愿及现实困境研究——基于四川省3县30个村社的调查》获得二等奖,2020级土地资源管理本科生刘婕妤同学撰写的论文《中日0-3岁婴幼儿托育政策的对比研究——基于PDIEA政策分析模型的运用》获得优秀奖。
“中国政治学本科生学术研讨会”面向全国高校全日制本科生,旨在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切入点,为同学们提供一个沟通交流和专业切磋的平台,帮助新时代学子加深理论学习、投身专业实践,推动互动交流。大赛着力于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学术报国能力。
本次学术研讨会下设“百年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建构与政治制度化”、“基层治理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和“国际政治与比较政治”五个分论坛,共有300余篇论文参与此次论坛的评选,共同探讨、展示和交流政治学与公共管理相关专业本科学生们的科研成果,了解学术前沿。
土地资源管理系师生高度重视此次会议,会前反复打磨参会论文和汇报提纲,最终以高质量的参会论文和高水平的汇报发言为亚洲bet356体育赢得了声誉,同时也体现了土地资源管理系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中所取得的成效。
2.2
我院土地资源管理系研究生和本科生在“林增杰土地科学发展基金第六届优秀学术论文征集评选”活动中共获佳绩
6月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亚洲bet356体育林增杰土地科学发展基金会和《中国土地科学》编辑部共同主办的“林增杰土地科学发展基金第六届优秀学术论文奖征集评选活动”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成功举办。
在唐鹏老师、李敏老师、董欢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土地资源管理系2022级硕士研究生徐凡同学撰写的论文《村委会政策信息宣传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价值认同的中介效应分析》获得研究生组三等奖,2019级本科生蒋忻玲同学撰写的论文《基于CLUE-S和Markov模型的生态用地变化模拟研究——以四川绵阳为例》获得本科组优秀奖。
林增杰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土地学家、教育家,新中国土地管理教育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为了弘扬和纪念林增杰教授为我国土地科学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2017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设立了“林增杰土地科学发展基金”。为激励土地和不动产领域的学术研究,奖励在学术研究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基金设立了“优秀学术论文”评奖活动。
本届活动参评论文共计170余篇,由中国人民大学林增杰土地科学发展基金学术委员会会同《中国土地科学》编辑部进行匿名评审,有博士、硕士、本科论文各17余篇通过初筛。通过初筛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需在“林增杰土地科学发展基金优秀学术论文交流论坛”上宣读论文并接受专家的提问。根据匿名评审结果和现场展示打分结果,评选出优秀论文。
通过参加此次“林增杰土地科学发展基金优秀学术论文征集评奖”活动,我院学生与同领域的各类高校学生进行了充分的学术交流,获得了领域内权威专家的宝贵建议和点评,更深层次地接触了学术前沿、锻炼了科研能力、拓宽了学术视野。同时此次活动的评选结果为亚洲bet356体育赢得了声誉,同时也体现了土地资源管理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成效。
2.3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023届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圆满完成
为进一步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加强规范化管理,确保毕业生按期顺利毕业,亚洲bet356体育土地资源管理系于5月15日开展2023届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共有49名本科生圆满完成毕业论文答辩。
本次答辩于205、206、214教室同时进行,由朱红波老师、刘润秋老师、李敏老师担任答辩组长,杨智恒老师、廖喜生老师、马爱慧老师、唐鹏老师、董欢老师、饶永恒老师、余超老师出席并担任答辩评委,分为三个专家评审小组对学生的毕业论文终稿进行了检查与审核。答辩开始前,全体2019级土地资源管理本科生与老师进行合影留念。
答辩过程中,同学们借助PPT展示的方式向各位答辩教师阐述毕业论文的选题背景、选题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技术路线、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等。各位同学的论文条理清晰,说理充分,观点具有独创性,体现了优秀的专业素养。
答辩现场,评委老师严格按照评分标准,以公平公正的评分原则对答辩学生进行打分和点评,既肯定了论文的优点,也指出了不足,并根据论文成果和汇报情况,对学生进行提问。毕业生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清晰准确地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经过答辩老师的指导,同学们对各自论文的研究内容形成了更完整、深入的认识,为论文的进一步修改与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整个答辩过程组织有序、进展顺利。
毕业论文的撰写与答辩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次答辩全面检查了学生毕业论文情况,考察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独立实践和综合分析的能力,是学生们对大学学习成果的总结,为毕业生的顺利升学和就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3.劳动与社会保障系
3.1
我院“挑战杯”省级竞赛团队与成都市民政局交流座谈会顺利举行
5月11号上午,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副教授曹杨老师及其指导的挑战杯竞赛团队来到成都市民政局开展专题座谈会。该竞赛团队围绕“政府主导型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协同机制研究—以成都市高新区为例”开展持续研究,经过院内孵化、校内赛选拔,于2023年4月入围“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成都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军同志,锦江区、青羊区、青白江区、大邑县民政部门相关负责人参与了此次智慧养老服务专题座谈会,座谈会由成都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军同志主持。
图1 成都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军同志主持会议
首先,张军同志介绍了参会人员,并对与会者表示热烈欢迎。随后,曹杨副教授就座谈会的主题与目的向大家进行了详细说明,此次座谈会旨在了解我市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的运行机制、制约瓶颈,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随后,锦江区、青羊区、青白江区以及大邑县民政部门代表轮流发言,向与会人员介绍各区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建设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优势经验。总体上来看,成都市从2017年开始,陆续有13个区县成功获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各个示范基地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依托信息管理平台整合现有养老服务资源,实现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应用场景的多元化。
紧接着,曹杨副教授针对各基地推进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工作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一对一的提问,并总结了各个基地普遍面临的三大核心问题,包括老年人数字鸿沟、平台数据壁垒,以及线上、线下联动困境。针对上述问题,曹教授提出未来可以通过适老智能设备质量提升、整合性数据平台构建,以及数字包容性环境建设三个方面进行优化。
图2 座谈会现场
最后,张军同志表示,智慧养老不仅是市民政的重点工作,而且是智慧蓉城建设的核心内容,希望未来课题组能够深化智慧养老方面的学术研究,为成都智慧养老服务工作提出有益建议。
3.2
我院学子第十七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载誉而归
5月14日至16日,第十七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成都大学龙泉驿校区举行。由我院罗亚玲教授、曹杨副教授指导的参赛作品《政府主导型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协同机制研究——以成都市高新区为例》喜获四川省二等奖。
此次比赛由共青团四川省委、中共四川省组织部、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四川省教育厅主办,共吸引112所高校的10万余名学生参赛。我院参赛团队积极响应,认真筹备,立足实践,致力于解决社会民生的难点痛点问题,以政府主导型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为研究对象,考察政府如何协同线上、线下多元主体促进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供给,充分体现了公管学子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院高度重视“挑战杯”竞赛,自大赛启动以来,院领导对参赛项目悉心指导,多次关心团队备赛情况;参赛师生积极备战、克服困难,充分利用节假日不断打磨、提升作品;院团委持续做好项目孵化、服务、指导工作,抓实抓细,及时跟进项目推进;团队指导老师罗亚玲教授、曹杨副教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科研育人,对参赛团队进行了精心指导和专业引领;团队成员分别为2020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许艳群、祁含钰,土地与资源管理专业龙春英、行政管理专业陈辰、晁子婷,五位同学脚踏实地、认真探索,最终凭借出色表现喜获奖项、载誉而归,展现了公管学子敢于拼搏、大胆创新的青春风貌。
接下来,我院将充分总结本次比赛经验,积极发挥院团委在铸魂筑梦工程中的作用,不断培养青年学子的奋斗精神,培育创新型人才,帮助更多学子实现“挑战梦”!
3.3
卓越大讲堂(第28期)| 劳动与社会保障系成功举办上海师范大学郝勇教授学术讲座
4月28日上午,上海师范大学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理事、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学习和社史工作委员会主任郝勇教授到访我院,在萃文楼114室做了题为“透过现象看本质:关注老年心理健康”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亚洲bet356体育党委副书记罗亚玲教授主持,张浩淼教授、吴敏教授、曹杨副教授、杨帆副教授,以及学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等聆听了此次讲座。
郝勇教授首先对上海市养老服务的发展情况、创新性做法和经验进行了介绍,其后从健康责任、健康标准、心理健康等维度对健康的含义作了详细阐释,指出健康早已超越单纯的身体健康,更多涉及心理健康以及生活方式、社会适应等,促进健康不仅是卫生保健机构的责任,更是政府等其他机构和社会成员应该共同承担的责任。然后,郝勇教授从社会知觉偏差和生理缺陷心理两个视角引入问题,强调了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并从保健品非理性消费、公众场合经常暴怒、晚年婚恋、老年自杀倾向等四个情景,分别阐释了老年人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应对措施。最后,郝勇教授寄语大家,养老问题尤其是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保障研究的重点问题,值得大家深入研究。
在互动问答环节,郝勇教授对“上海市在社区层面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支持”等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回答,让与会者深受启发。张浩淼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简要总结,对郝勇教授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精彩讲演表达了感谢。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郝勇教授的讲座材料翔实丰富、内容贴合现实、观点独到深刻,与会师生受益匪浅。
3.4
卓越大讲堂(第29期) | 劳动与社会保障系成功举办南京大学童星教授学术讲座
5月23日上午,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南京大学社会风险和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童星教授应邀到访我院,在萃文楼311室做了题为“社会科学研究理论建模方法——我的应急管理研究心得”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张浩淼教授主持,学院蒲晓红教授、吴敏教授、李强彬教授、林熙副教授、曹杨副教授、杨帆副教授、田益豪副研究员、彭峰老师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共40余人聆听了此次讲座。
童星教授基于工作实践,以应急管理、社会保障研究为例,探讨了社会科学研究中构建理论模型的方法,讲座内容深入浅出,兼顾理论高度、实践广度和历史纵深度,具体分为五个部分:一是“两维四分”的类型学研究;二是循环往复的过程论研究;三是对立统一互动的矛盾分析法;四是“三国演义”式的多主体结构研究;五是类比式的模型建构。
在每类方法的分享中,童星教授都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该方法的发展和演变历程,从多个学科切入帮助大家深入理解,同时通过举例的方式讲解该方法的具体操作和运用范围。他还尤其强调,在运用方法时必须立足于研究对象自身的实际情况及其特征,不能刻意地硬往模子里套。
在问答环节,童星教授与现场师生就理论建模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会者深受启发。
最后,张浩淼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对童星教授的精彩演讲表达了诚挚感谢。至此,本次卓越大讲堂学术讲座圆满结束。童星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内容翔实丰富、效果精彩纷呈,让我院师生受益匪浅。
3.5
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和教工第五党支部共同举办“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活动
6月4日,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和教工第五党支部在成都空港花田·逐梦枫煌体育公园共同举办“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活动。教工第五党支部全体党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师及学生骨干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师生以团队形式进行了飞盘比赛、丛林探险、皮划艇运动等拓展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团队成员们齐心协力、密切配合,顺利完成相关活动。
此次活动增进了师生情感,锻炼了意志品质,增强了专业认同,为更加有效地推进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3.6
激发思辨,展现风采:《劳动经济学》课程辩论赛成功举行
5月24日晚,在任课教师杨帆的精心组织下,《劳动经济学》课程辩论赛在江安校区第一教学楼C106教室成功举行。本次辩论赛共设三个辩题,每个辩题均关涉社会热点或劳动经济学的重要议题,分别是人工智能是否会导致大量失业、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成功求职的贡献,以及劳动是否存在高低贵贱之分。三位来自亚洲bet356体育的硕士研究生简丽敏、杨丹、刘伟同学担任评委。
在第一场辩论中,正方团队就人工智能是否会带来大量失业发表了他们的观点。他们指出,人工智能与以往的技术革命有所不同,对传统劳动力市场的冲击更为深远。他们列举了实例,强调人工智能技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特点,可能导致大量岗位被替代。反方团队则从人工智能技术创造了新岗位和政策保护的角度进行辩驳,指出人工智能技术也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并呼吁制定相应的政策保护受影响的劳动者。
第二场辩论围绕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成功求职的贡献展开。正方团队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出发,强调个人的技能和教育背景对求职成功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并指出人力资本决定了个人的社会资本。反方团队则从社会现实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对求职的重要性,并强调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网络对于获得工作机会的重要影响。
第三场辩论集中讨论劳动是否存在高低贵贱之分。正方团队认为,劳动的本质是平等的,无论哪种劳动都是为社会创造价值的重要环节,不可相互比较。反方团队则认为,货币、法律、道德和个人偏好都可以用来评判劳动的价值,人们普遍的价值判断决定了不同劳动之间的差异。
整场辩论赛辩手们你来我往、高潮迭起,展现出了过人的智慧和辩论技巧,通过观点的碰撞和辩论的交锋,启迪了彼此的思想。杨帆老师和评委们对同学们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赞赏,充分肯定他们在辩论中展现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辩论赛,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思辨能力,还深化了他们对劳动经济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培养了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能力。这次辩论赛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平台,让他们在思辨的舞台上品味思维的乐趣,感受辩论的魅力。未来,《劳动经济学》课程将组织开展更多的学术交流活动,为同学们提供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激发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为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注入更多活力。
3.7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23届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会顺利举行
5月11日上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23届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会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亚洲bet356体育楼顺利举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张浩淼、蒲晓红、吴耀宏、罗哲、沙治慧、李丹、杨红、杨斌、黄国武、贺璇、彭峰、吴茜玲、杨帆、曾路遥、田益豪等15位老师出席答辩会并担任评审老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23届全体本科生参加了本次答辩会。
经过简要的现场布置,本次答辩会于上午九时正式开始,共分四组同时进行。答辩会开始后,首先由学生就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方法、结果、结论以及创新与不足等进行自我陈述,着重凸显论文的研究过程。在学生陈述的同时,评审老师仔细阅读了同学们提交的论文,结合同学们的自我陈述,从专业角度对论文的逻辑思路、概念界定、数据处理、内容格式等方面进行点评并提出针对性的修改意见和质询问题,考察论文质量。同学们对评审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与回答,虚心听取老师们提出的宝贵意见,认真记录以便进一步修改完善论文。答辩环节结束后,各组评审老师通过讨论综合评出本组同学的答辩分数。老师们对同学们的毕业论文表示充分肯定并敦促同学们继续修改完善毕业论文,提高论文质量。随后,师生于学院楼前合影留念,至此答辩会顺利结束。
4. 社会学与心理学系
4.1
胡荣教授应邀为我院学子做“我的社会单位理论” 学术报告
6月2日晚,教育部重要人才计划入选者、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胡荣教授受邀做客亚洲bet356体育,以“我的社会单位理论”为题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本场讲座由社会学与心理学系系主任徐婷副教授主持,学院马缨研究员、刘传军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共3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胡荣教授阐述了社会单位理论的研究背景。其认为,与国外社会学相比,中国社会学在本土化的发展进程中除了应进行大量的实证研究外,更重要的是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社会学理论体系。长期以来,以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符号互动论、冲突理论为代表的经典社会学理论流派间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之间的脱节问题,为此,如何在建构中国社会学理论体系中去解决这一难题成为了胡荣教授不断思索的问题。胡荣教授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不断研究中完善并最终形成了社会单位的理论体系。
胡荣教授针对社会单位理论中的需要、资源、社会互动与社会单位等概念的定义范畴进行了具体阐释,并重点论述了社会单位的主要类型。讲座过程中胡荣教授结合中国社会实际情况,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等西方理论进行了反思和超越,同时结合国内外热点,通过相关案例和社会事实,深入浅出地为听众阐释具体概念,勾连起了整个理论的结构体系。
在互动交流环节,胡荣教授与在场师生就“家庭关系与社会单位”“商业贸易与社会互动”“历史变迁中的社会单位”等问题进行了细致交流。
徐婷主任对胡荣教授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同时勉励在场学生学习胡荣老师的精神,保持理论自觉,脚踏实地,为构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4.2
我院2022级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心理学》课程实践教学在武侯青年之家顺利开展
为了使同学们在课堂外进一步了解专业社区工作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深度剖析社会工作行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困境及其解决之道,增加《社会心理学》关于社会困境有关知识的感性体验,我院2022级社会工作本科生在刘传军老师的带领下,于6月8日下午来到成都市武侯区青年之家、武侯区聚落青年服务中心,进行《社会心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活动。武侯区聚落青年服务中心负责人、实务授课郭常波老师为本次实践交流做了精心准备,以“社会工作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题交流了他对整个行业发展的观察和体会,以“从我的历程回观社工机构的异化”为题交流了他关于行业和机构发展困境及其破解之道的见解。
本次参访地——武侯青年之家(也称8号8点)是由共青团武侯区委直属运营的公益性、共创性开放空间,通过搭建青年互动线下交流平台,实现成长、交友、兴趣、链接等功能,鼓励青年发起多主题、多类型的青年活动,实现资源共享、粉丝交互、活动共联、共同成长的目的。
参观伊始,郭老师首先热情地带同学们参观了武侯青年之家各活动区域的功能布局,讲述了“8号8点”名字的来源及空间的发展历史。
接着,在小会议室里,郭老师从自身经验出发,先是分析了自己的社会工作历程,然后就社工机构在与同行,与项目资助方的社会博弈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发展性社会困境和同学们进行了分享与讨论,重点讲述了社会工作相关的实务经验和他在这个行业十余年的观察、体会和看法。
在此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思考,就“社会工作在农村如何更好地开展”等话题纷纷抛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刘传军老师也主动融入到讨论中,和同学们共同就社工机构的生存隐痛及未来研究可以着眼的方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通过本次参访交流,同学们得以接触到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和情境,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和社会群体的实际状况,感受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在社会实践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会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活动最后,刘传军老师对郭常波老师对本次实践教学工作的支持表示了感谢,并强调同学们应当向郭老师学习,对整个行业有自己的宏观观察和思考,深入行业发展的社会一线,努力推动行业发展变革,促进社会创新,做引领社会向好向善发展的领军人物。本次实践教学工作,既是对《社会心理学》理论课程的有力补充,也是对社会工作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大力支持,反映了我院在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过程中,链接理论与实践、链接课堂与社会、链接学习与探索的基本精神。
4.3
社会学与心理学系“教师发展与本科教学”交流会顺利举行
6月2日下午,社会学与心理学系在萃文楼304举行“教师发展与本科教学”分享交流会,并通过网络平台向全校进行了公开直播。会议由系主任徐婷副教授主持,全体老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伊始,社会工作专业负责人张威教授就如何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的问题,为全体老师呈现了题为“‘广义教育’与‘基础能力’:如何推动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精彩讲演。张老师从自身与学生多年接触的心得出发,认为本科生面临学习环境的巨大转换和碎片化信息的包围,但由于缺乏交流与沟通,于是选择被动接受课业传授,自我求知的动力不够强。而学生的这种表现给承担育人工作的教师也带来一定的困扰和挑战。导致该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基础能力”,即知识系统、感知系统和经验系统之间的有效对话。为此,教师需要具备广义教育的意识,即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其建立自信与经验的积极感受。最后,张老师提出她的殷切期望:老师能够避免出现负面情绪,学生能够进入自我教育的状态。
紧接着,何明洁副教授以自己精心打磨多年的金课《社会学概论》为范例,为老师们讲解如何借助“黑科技”助力“两性一度”本科教学。何老师讲到,按照“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课程目标至少应包含四个方面:体现高阶性的“观念培养”,即建立社会学想象力;体现高阶性、挑战性的“能力训练”,即用社会学理论解释现实问题;体现创新性、挑战性的“技能运用”,即让学生初步具备开展小型社会调查的技能;体现高阶性的“和谐发展”,即处理好个体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为此,教师应该充分借助四川大学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实现科技助力打造金课。例如使用课堂弹幕,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感受,提升学生参与感;利用随机挑人程序,刺激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使用问题及时下发程序,帮助教师检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达到查漏补缺的效果。
最后,老师们针对张威教授和何明洁副教授的分享,围绕当前青年群体的“空心病”现象、如何辩证看待科技手段在教学过程的优缺点等问题进行热烈讨论。此次交流活动的顺利开展,将助益全系教师从“道”与“术”两个层面提升本科教学工作。
4.4
2022级本科社会工作专业开展“黑暗中对话”课程实践
5月16日下午,亚洲bet356体育2022级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何明洁副教授的带领下前往成都市锦江区“黑暗中对话”体验馆开展课程实践。本次活动基于社会工作专业必修课《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课程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体验视障人群的日常生活,增进对视障人群的了解,感受多元和包容的社会文化,进而思考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
“黑暗中对话”社会企业自1988年在德国首创以来,现运营17座永久体验馆,通过视觉转变和活动设计让参加者在全黑的环境中体验和探索。该企业为世界各地的视障人士创造能够发挥才智的就业机会,帮助社会大众提升对多元环境的认知,广受社会各界好评。
活动开始,同学们手持盲杖,在导赏员的引导下分组进入场地实践。没有了视觉的支撑,就只能凭借听觉和触觉判断自己身处何地,带给大家强烈的身心冲击。同学们齐心协力探索了景区、闹市、超市和餐厅等多种生活场景,深感视觉障碍人群日常生活不易。
在导赏员和同行伙伴的陪伴下,75分钟的黑暗时光很快过去,同学们和导赏员一起交流了对建设无障碍社会的构想。大家被导赏员积极阳光的心态打动,提升了对视障群体的同理心,纷纷在留言墙上留下感言。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围绕本次专业实践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感受到了视障人士日常生活的不便,认识到社会企业的价值与作用,进而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思考如何为残障群体创造多元包容和平等的社会环境,开发可持续、体系化的社会支持政策。本次实践提升了社会工作专业同学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使命感,坚定了大家为创造和谐社会贡献专业力量的信念。
5.信息资源管理系
5.1
我院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在“慧源共享”全国高校开放数据创新研究大赛中喜获佳绩
5月11日,由复旦大学图书馆和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主办,上海市科研领域大数据联合创新实验室承办的第四届“慧源共享”全国高校开放数据创新研究大赛的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我院三支参赛队伍在比赛中发挥出色,分获大赛全国主赛道三等奖和优秀奖。
本届大赛自2022年9月份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此次共435支队伍报名参赛,经过了层层筛选,最终15支队伍入围决赛,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另有17支队伍获得优秀奖,16位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在袁莉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院信息资源管理专业2021级本科生蒙新梦同学的“独竹凌川”团队,以《迁移理论视角下高校图书馆用户转移影响因素的数理模型构建——以南京大学图书馆和CADAL为例》为题,探究高校图书馆用户由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移的影响因素,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探寻新方向,最后经过激烈答辩,荣获“三等奖”,袁莉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同时,我院信息资源管理专业2020级本科生徐玥瑶带领的“分析方法都队”团队和2022级本科生朱悦尔带领的“阅行”团队,表现出色,均获得“优秀奖”。
在本次“慧源共享”全国高校开放数据创新研究大赛中,我院学生团队锻炼了创新思维,提升了专业能力和表达能力,积累了实践经验。本次大赛的优异成绩充分展现了我院的教学与建设成果,相信在川大公管院的培养下,会有更多学子成为有理想、有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5.2
书山有路,天府新视野——《信息资源建设》课程实践教学在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成功开展
为了使学生们切身体会公共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与服务特色,开拓学生们的视野,5月26日下午,我院2021级信息资源管理本科专业《信息资源建设》课程实践教学在成都市金牛区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开展。本次实践活动由杨海娟老师带队,共计39名同学参与。
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共有阅览坐席2000余个,设计藏书量80万册。在场馆内设有读者借阅区、少儿馆、生活美学馆、国学研习馆、成都文献馆、国际人文艺术交流中心等多元化功能区域,旨在为广大市民提供集阅读、休闲、审美、艺术体验、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生活美学空间。
同学们来到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体验了智能场馆、智能听书机、电子助视器、盲文点字笔记本、机器人馆员、RFID图书定位系统等设施,科技范儿十足。在图书馆负一楼的展厅中,同学们参观了“城市光影·成都老照片特展”。
与此同时,同学们还注意到了图书馆中庭左侧环形空间的文创区,在这里,每位读者都可以挑选购买心仪的文创产品,这个当下带有浓厚时尚标识的产品让图书馆快速走进年轻人的世界,通过其实用、美丽、时尚的外型及功能将图书馆的魅力传递得淋漓尽致,不断丰富图书馆新业态和读者体验。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此次活动扩展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也让其对现代图书馆的功能有了深刻的认识,真切感受到除了“高颜值”,现代图书馆与科技、旅游、美学生活场景、书店等多领域的跨界融合,相信将对同学们培养专业感情、激发学习热情、找准学习方向产生一定积极影响。
6.秘书档案学系
6.1
我院档案学专业本科生团队喜获“世界记忆•中国文献遗产创意竞赛”二等奖
5月28日,“世界记忆•中国文献遗产创意竞赛”决赛于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此次比赛由世界记忆项目中国国家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学术中心工作组、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世界记忆项目北京学术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联合世界记忆项目澳门学术中心、苏州学术中心、福建学术中心,以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孔子博物馆等多家机构共同推出。大赛发布后,全国各地高校热烈响应,比赛共吸引来自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12所高校的档案学、图书情报、艺术设计、历史学等专业155支团队,共631位大学生报名。
本次决赛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由我院2021级档案学专业张文文、朱倚漫、朱寒悦、樊馨然、米敏同学组成“从容应对”队参赛,乔健教授作为创作顾问的该队参赛作品《星汉灿烂--档案互动科普书》设计精美,富有创意,深度挖掘档案珍品内涵,充分体现了档案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专业素养。最终,我院“从容应对”队斩获比赛二等奖,王萍老师和赵跃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5位同学的出色表现展现了公管学子锐意进取,创新拼搏的精神风貌。
今后,档案学专业将充分总结比赛经验,以赛促学,激励推动学生在历练中成长为视野广阔、底蕴深厚、专业扎实的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档案事业创新型人才。
6.3
2023届档案学专业本科生学位论文答辩会顺利完成
5月13日,2023届档案学专业本科生学位论文答辩会在望江校区二教圆满结束。秘书档案学系王萍老师、史江老师、何玲老师、蔡娜老师、赵跃老师、王阿陶老师出任答辩评委,2023届档案学专业35名同学参与了此次答辩。
答辩会以学生报告和老师提问的形式进行。学生有序地向答辩老师就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主要内容以及研究结果进行了简洁而精炼的报告。答辩老师严格审查了每篇论文,针对论文的格式、内容组织、逻辑编排等方面给出详细的评价和建议,学生根据自身论文的具体情况针对老师的提问作出回应并认真记录老师的修改建议。学生结束答辩后,评委们认真商议了每篇论文的整体完成情况并当场公布了答辩结果。总体上,2023届档案学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完成情况良好,研究方法多样,研究内容深入,论证过程严谨,能够关注专业前沿领域和档案管理实践中的重要问题,符合档案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答辩结束后,指导老师督促学生根据答辩老师意见继续完善毕业论文,提高论文质量。
本次毕业论文答辩是档案学专业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里程碑,严肃认真的答辩过程和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论文写作水平。档案学专业始终重视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写作工作,要求学生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撰写论文。未来,档案学专业将继续加强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推动学位论文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6.4
秘书档案学系《文献保护学》课程实践活动在成都市档案馆顺利开展
实践教学是档案学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的重要一环。为了提升档案学本科生的专业素养,深化本科生对档案保护与开发工作的认识和理解,2023年5月10日上午,秘书档案学系赵跃副研究员组织2020级档案学专业全体本科生来到成都市档案馆开展《文献保护学》课程实践。成都市档案馆档案保护科研处处长王芳老师以及档案修裱、仿真复制、档案展览相关负责老师参与了本次课程实践活动的指导。
首先,成都市档案馆档案修裱室、档案仿真复制室的老师们先后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档案修裱、档案仿真复制涉及的相关知识、修复工具、设备、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并进行了修裱和仿真复制全过程地演示。
随后,成都市档案馆档案文化宣传处的讲解员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成都故事”——大型档案情景展,让同学们得以从档案的视角探索成都的“城、人、业、艺、事”。
通过此次课程实践学习,档案学专业的同学们不仅开拓了专业视野,增加了专业知识,还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档案文化的魅力!四川大学秘书档案学系与成都市档案馆长期以来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交流合作成效显著,在未来将继续围绕档案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开展更紧密的合作,实现共赢。